三江汇聚的衡阳,历来便是思想繁荣之地。如果说,上一期节目中的石鼓书院,孕育了周敦颐的理学智慧与曾国藩的经世之志,那么船山书院则继承了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深刻思想。今晚20:30,由江苏卫视与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大型文化纪实探访节目《中华书院》第五章,将走进船山书院,探访湘西草堂,溯源“船山精神”的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诗人西川、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教授李春颖、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李响将与船山先生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共话“船山文化”
读懂王夫之的传奇人生
王夫之“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被看作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而船山书院,正是后世为纪念和传承“船山精神”而立。
展开剩余73%节目中,西川、杨立华、李春颖、李响经历了一次次奇妙的邂逅。在书院楼阁,品读《诗广传》的养修处事论;在湘西草堂,感受“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崇高气节;在王夫之墓,品读“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的自题墓志铭。
“船山先生的思想,就像他当年在暗夜独行中带来的一盏灯,为文脉点亮一簇簇星火。”李春颖感叹道:“这个真的挺伟大的!他们这么一群人,在一个颠沛流离的时代,即使全世界都否定他,他不惜以微小的、微弱的个人生命,去承担这样一个为文脉贯气,为中华文化输血的责任和使命。”
文字是行走的思想
杨立华新解“凡尔赛”
从王夫之说开去,嘉宾们探讨起“文字”与“思想”的关系。杨立华认为,思想始终离不开文字,但没有足够的文字能力,思想的丰富和曲折是展现不出来的。在他看来,语言始终是流动的,人也会不断结合新的经验创造出新的词。“我觉得这个词,只要你在说的时候,你真明白自己要用什么,这个词就是有活力的。”杨立华说道。
他以“爹味儿”举例,认为这就是一个“有效”的“新词”。“它对我们到了一定年纪,总喜欢谆谆教诲的这批人,有个警醒和约束——不是说你不可以,而是你得节制。”在杨立华看来,“爹味儿”这个词就有着丰富的解释力,以及现实的规范力和塑造力。他还以“凡尔赛”举例,表示“凡尔赛”应该是说“烦而晒”,也就是“一边烦一边晒”。“哎哟,我儿子烦死了,拿了普林斯顿,又要去哈佛。我觉得这就是烦而晒!”杨立华一番别开生面新解,引得大家不时欢笑。
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杨立华:“方能高度觉醒”
王夫之的思想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和幸福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对道德规范的敬畏之心,避免陷入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泥潭。
“有敬畏心的人,其实就是把自己能放低的人。觉得自己再了不起,也就是一普通人。因为你是普通人,你就不好意思特别高地要求别人,你才能从敬畏开出宽容”,杨立华说道。“但是通过这个敬畏,好像又达成了我们一种内在的提升,它的那个放低和提升,其实是同时发生的”,西川补充道。在嘉宾们看来,敬畏一旦指向自身以后,它带来的是一种精神的凝聚。而精神的凝聚,同时又带来高度觉醒,“既醒觉于自我,又醒觉于他人”。
今晚20:30,锁定由江苏卫视和哔哩哔哩共同打造的《中华书院》,让我们在“船山精神”的映照下钱掌柜,见天地、见自己!
查查配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